小学部 | 世界读书日·腹有诗书气自华

发布时间:2023-04-23
以书为伴
不负韶华
我们为什么要读书?
 
腹有诗书气自华
 

古语说得好: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。阅读,让气质更高雅,让脊梁更挺拔。
读过的书,会融入人的血脉里,浸润在人的骨髓里,潜藏在人的气质里,表现在人的谈吐里,显露在人的生活里。在悄然无声中,改变着你的谈吐、气质、眼光、格局。所以,读书可以增加一个人儒雅的风度、时间的厚度、胸怀的宽度和思想的深度。不管经历多少世事沧桑,饱尝多少人情冷暖,你承受的苦难,都会变成心性的修炼:你经历的困难,都会化作岁月的积淀,让生命变得厚重,让底蕴变得深刻。阅读,能把自己锻造得更加成熟,成为自己的闪亮名片。
曾国藩说:“人之气质,由于天生,本性难改,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。”有了知识的积淀,浑身就会散发着知性的光辉、自信的芬芳,不浅薄、不庸俗、不浮躁。这就是阅读的魅力。三毛说过:“读书多了,容颜自然改变,许多时候,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,不复记忆,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。在气质里,在谈吐上,在胸襟的无涯,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。”若有诗书藏于心,岁月从不败美人。书籍是气质最好的雕刻家。
 
让心灵变得宁静,让岁月变得从容
 
每一段文字里有不同的故事、不同的心情、不同的哲理。当你在书中读懂了世间百态,你就会对世界多一份认知,对生活多一份理解,对他人多一份宽容 。如此,内心便会沉淀,岁月变得从容,一切风轻云淡。
朱永新老师说过:“如果一个孩子,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,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。一旦离开校园,就容易把书本丢弃在一边。这样的教育,一定是失败的。相反,一个孩子的成绩普普通通,但对阅读养成了浓厚的兴趣,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,他的未来,一定比考局分的孩子走得更远。”所以,一个喜欢阅读的人,即使成绩不是特别优秀,但他的一生一定不会太差。因为,阅读让精神变得丰盈,让内心变得从容,让思想变得富有,如此,人生永远不孤独。
 
亲子阅读的意义
 
美国诗人史斯克兰·吉利兰曾说:“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,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,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,我有可以读书给我听的妈妈。”
儿童阅读的第一位引导者是爸爸妈妈! 亲子阅 读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什么是阅读。神经学家发现,大脑并不会直接演化阅读。说话是本能,把一个孩子置于正常的语言中,即便没有人特意教,潜移默化之下他也会说:但阅读是习惯和能力,是需要从小培养,如果没人教孩子阅读,他是不容易自己学会的。
如果孩子拿到一个不会玩的玩具,这时他很容易失去对这个玩具的兴趣:阅读也是一样的,直接扔给孩子一本书而不引导如何去感触书的魅力,孩子就很难自身激发起阅读兴趣。
表达能力/专注力/想象力/逻辑思维/品格养成等等。
孩子天生就是幻想家,喜欢想象。在亲子阅读过程中,你和孩子的沉浸式投入,对孩子的专注力培养也非常有利。而且,无论多么浅显的书,遣词造句都不同于口语,而且会用到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,是一种更富条理性和组织性的语言方式。随着孩子读的书越来越多,他们会慢慢地注意到语言中所蕴涵的逻辑性与语法结构。我们通过语言进行思维,语言越多,随之思维就越清晰。
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父母所能给与孩子的这种爱,而正是这种爱让孩子在人生的最初,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幸福,并让他一生爱书。而在他长大后,他又会将这种愉快的体验带给自己的孩子。
 
美好明天
 
愿大家,遨游阅读的海洋,走进书籍的曼妙!让阅读变得和呼吸一样自然,让阅读,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风景!